《沈阳日报》(2020.12.13):中科院沈自所海试团队助力“奋斗者”号创造新纪录 攻克难关 奋斗者们下潜挑战万米海沟

发布时间:2020-12-14

  “奋斗者”号载人球壳的直径与“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相比,从2米1变成了1米8,球壳的体积相当于小了1/3,但是仍然需要承载三名潜航员。在设计过程中,唯一能够压缩的就是设备的空间。

  舱体直径缩小了,载人舱口也缩小了,曾在“深海勇士”上使用的19寸触控计算机没有办法通过舱口送进去,因此整个系统设计必须走小型化路线。90后的控制硬件设计师赵诗雨在整个海试团队中年纪最小,作为入所三年的新职工,他在硬件研发上表现出很强的能力,他所研制的信息采集模块与采购的工业设备相比,体积缩到1/5大小,重量降到1/3。有了这样的硬件设备,控制系统的信息采集、隔离抗干扰稳定处理等问题便迎刃而解。

  鼓励:

  必须要成功 也一定能成功

  试验计划不能提前向外界公布,队员们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究竟跟不跟家里说,如果告诉了家人的话,他们会不会跟别人说。“假如明天下潜了,这事都没跟家人说过,试验是否安全?成功?只能憋在心里。”赵洋说,“后来家人在电视上看到我们成功了,还在群里埋怨,这么大的事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

  赵洋在团队中还担任海试队临时党委副书记一职。船队起航时,他召开了一次党课培训会,主要目的就是给全体队员们鼓劲,让大家把精力和注意力全都集中到海试任务当中,确保工作不出现差错。在海试动员会上,赵洋有感而发:“我们探索一号船,承载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肩负着中国人亲临万米深渊海底进行科学考察的重担。我们经过了4年的研发,必须要成功,而且经过我们的充分准备和艰苦的付出,我认为也一定能够成功。”

  起航:

  多次台风洗礼 顺利抵达试验区

  早在探索一号船出发之前,三亚的天气就一直阴雨绵绵。与第一阶段海试的顺风顺水、风平浪静相比,马里亚纳海沟之行注定要经历重重考验。

  “各位老师提前给我们打好了预防针,说在我们出发后会有3米高的浪,这对于我一个在北方长大的人来说,3米高的浪在我脑海中并没有什么概念。”“奋斗者”号监控软件设计者孟兆旭说。很少有出海经历的他唯一一次出海还是在第一阶段海试,整个过程都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所以他对于海况还是抱着乐观的心态。然而,当船刚刚驶离三亚南山港码头时,他便感受到了台风的威力,无休无止的超重、失重感和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无规则的摇晃,感觉身体里的液体都在随着船的摇晃在体内四处游走,随时都有可能迸发出来。就这样,探索一号母船从三亚到深圳的一天多的时间,他一直处于卧床状态,船在深圳靠港后他才慢慢恢复了精神。

  但这只是刚刚开始,当他们再次起航时,迎接他们的是更加猛烈的浪高达到10米的十级海况。“在我们从深圳出发,经过巴士海峡到达马里亚纳海沟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多个台风的洗礼,我真正体会到同事口中所形容的想要跳进海里游到陆地的感受。不过我们还是战胜了恶劣的天气,按照预定计划到达了试验区域。”孟兆旭说。

  下潜:

  挑战极限 展现使命与担当

  在第24潜次完成的万米下潜前夕,赵兵彻夜未眠。

  作为此次“奋斗者”号控制软件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海试的主驾驶试航员,赵兵已驾驶潜水器成功完成了71次下潜,但是这一次的下潜仍然让他非常紧张,躺在床上,赵兵脑海中不断演练着第二天下潜中的每一步细节。

  翌日凌晨5点,赵兵起来进行潜水器通电检查。

  6点30分,开始进舱下潜。

  下潜的过程非常顺利,1000米、3000米、8000米……潜水器的深度不断增加。当控制软件界面的深度突破10000米时,三个下潜人员都非常的激动。这一刻确实等了太久。

  兴奋只是一瞬间,赵兵马上冷静下来,开始进行潜水器饱满的调试工作。与之前水池下潜的炎热相比,万米海底的温度只有2℃左右,舱内寒冷的空气环境让他保持着清醒。

  曾经有人问过赵兵,驾驶潜水器下潜的时候你害怕吗?他说:“说完全不害怕是假的,我非常清楚下潜带来的风险,尤其是作为主驾驶进行这么高频次的下潜。作为载人潜水器的控制软件负责人,控制算法的参数,我必须进行调试;控制软件的功能性能,我必须进行验证;控制系统的验收工作,我必须以下潜来完成。这是我作为一名深潜人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宋宇文并摄

在深达万米的海底深渊,潜水器能否经受住相当于几千头大象踩在人身上的压力?会不会发生海水泄漏?氧气能不能正常释放?电力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面对挑战,“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潜水器控制系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海试团队领队赵洋从未想过失败。他说:“我们承载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肩负着中国人亲临万米深渊海底进行科学考察的重担。我们经过了4年的研发,必须要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万米深潜试验,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2月10日,记者走近这些创造新纪录的奋斗者们。

研发:面对“卡脖子”技术

走自主创新路

“奋斗者”号控制系统的研发曾面临“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对于这种国产的大型装备研发,都是由国内的科研院所来承担。赵洋告诉记者,在一些具体装备研发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困难,“在万米云台的设计时,我们在国际上进行过询问,国外一些公司给予的回答是需要进行试验后才能够告诉我们是否可用,并且需要我们先支付试验费用。”面对这些回答,他们发现靠别人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必须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道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