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2016.05.23):王天然院士来襄分享创业经验——创业的路很苦,认准了就要“坚持到底”

发布时间:2016-05-26

  

  王天然院士认真回答创业者们提出的问题 通讯员钟炜 记者曲慧摄

  □本报记者曲慧 

  “我从事网络在线教学工作,请问教学用机器人发展前景如何?”“我们公司想研发一种适用于聋哑儿童表达思想情感的智能机器人,有可行性吗?” 

  5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来到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园内近40名创业者吐露了各自创业中的困惑,向这位远道而来的长者求教。 

  王天然,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化控制与机器人技术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机器人技术、大型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是我国机器人和自动化工程技术界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不仅如此,王天然还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这家公司的股票名称为“机器人”,2009年在创业板上市,又称“机器人第一股”。王天然持有机器人1142.09万股,市值达数亿元。 

  这次,他受邀来到襄阳市大学科技园,与科技园里的创业者面对面进行交流。 

  襄阳市大学科技园是全国第一家高职院校承办的区域性大学科技园。今年,该园被科技部认定为2015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这批“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共95家,湖北省仅3家获批,另两家在武汉。 

  大学生创业者张黎明在线上的销售日渐红火,但在实体店推销产品时,常受冷遇,企业知名度不够,打不开销路,令他十分苦恼。 

  对此,王天然用自己研发机器人产品的经历作出回答:“抓住机会、展示实力、学会借势、坚持到底。” 

  王天然回忆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初去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公司推销机器人时,对方直接拒绝:“国产设备我们不考虑。”“第一家不理我们,我们就去下一家,总有一家会让我们坐下来聊一聊,这时候就应该抓住机会,把自己最好的产品展示给人家。”“当年一起研发机器人的公司,现在回头一看,好多都放弃了,新松公司走到现在,靠的是技术和坚持。”“学会借势,懂得整合资源。利用身边的人脉和当地的优惠政策,掌握市场需求,灵活把握动向。”王天然建议,大学生创业可以用智力换资本,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因此,打算在高科技领域创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注意技术创新,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 

  (原载于《襄阳晚报》 2016-05-23 6版) 


附件下载: